理想的三季报背后:极致省钱,极致花钱

理想的三季报背后:极致省钱,极致花钱

理想这年发生了太多事:断轴、上市、召回,然后现在股价已经是其发行价的 3 倍。

不变的是,理想这年仍然只有一款车——理想 ONE。

围绕李想本人和增程式电动车的争议依然不断。理想 ONE 的销量持续稳步提升。

在上周五,理想交出了上市后的首份答卷——三季度财报。

在这份财报中:

理想披露其当季汽车销售毛利达到 19.8%,这在中国新造车公司中与特斯拉最接近。

理想将在 2022 年开始每年推出一款新车型,从明年开始理想的自动驾驶团队也将大幅扩张至原来的3 倍。

手握近190 亿的现金储备,理想内部依然追求极致的效率,同时理想也开始呈现出更多的野心。

1、交付量和毛利创新高,手握 190 亿元现金储备

2020 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总营收 25.11 亿元,环比增长 28.9%,汽车销售收入 24.65 亿元。

理想 ONE 当季交付量实现新高,达到 8660 辆。

理想的三季报背后:极致省钱,极致花钱

其中尤其亮眼的是,理想的汽车销售毛利率由第二季度的 13.7% 提升至第三季的 19.8%。

这在中国的造车新势力中,理想的这个数据与特斯拉最为接近。

这意味着理想有很高的花钱效率。

财报中,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部分零部件采购价格的下降以及产量提升带来的单车制造成本的下降。

理想目前只有One 一款车型,一个配置,这对于理想的采购和制造环节都非常有利。

另外,理想的经营现金流也实现连续两个季度为正。

理想的三季报背后:极致省钱,极致花钱

此外,还有一项数据值得关注:三季末,理想的现金储备达到189.16 亿元。

这意味着,现阶段理想弹药充足。

截至今年 10 月 31 日,理想汽车已经累计交付车辆 22863 辆,已在全国 36 个城市开辟了 41 家门店。

按照理想汽车的规划,今年要在全国建设 50-60 家门店,也就是未来 2 个月还将建设 20 家以上的门店。

在财报中,理想汽车还预估其第四季度的车辆交付量在 11000-12000 辆之间,预计营收在 31.1 亿元至 33.9 亿元之间。

截至 11 月 16 日美股收盘,理想的股价超过 35 美元,市值接近 300 亿美元。

这个市值,比广汽在 A 股的 1274 亿元,大概多出不到 100 亿美元。

2、财报之外,理想高管们怎么说?

财报发布后,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CEO 李想、CTO 王凯以及 CFO 李铁坐镇电话会,并分享了财报中的一些细节和公司的未来规划。

李想透露,从 2022 年起,理想汽车会保持每年推出一款车型的节奏,但会坚持一款车一个配置的产品策略。

这意味着当前,理想已经在一款车型一个配置上尝到甜头。

同时,理想当前也在扩充研发团队规模,为后年每年推出一款车型厉兵秣马。

理想在 2022 年会推出一款比理想 ONE 更大的,全尺寸增程式大型 SUV。

在这款车上,理想将大大增加研发资金和团队的投入,特别是在自动驾驶系统功能的研发上。

今年 9 月,理想和英伟达、德赛西威宣布达成三方合作,将采用 Orin 芯片作计算平台,在理想 2022 年量产的第二款车型上搭载。Orin 就是放在这款车上。

自动驾驶研发上,理想今年新上任的 CTO 王凯透露,目前内部正基于英伟达的 Xavier 芯片开发软件算法,并进行实车测试,之后会将算法移植到 Orin 芯片上。

2021 年,理想将向现有用户推送包括视觉+超声传感器融合感知的自动泊车功能的自动驾驶功能。

不过,理想此前也明确提到,理想 ONE 将无法实现类似 NoA 这样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为了加快下一代车型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理想计划在 2021 年将自动驾驶团队扩大至现在的 3 倍。

目前理想的自动驾驶团队规模介于 50人 - 100人之间,这意味着明年理想的这支团队大概率将超过 200 人。

李想的长期目标是把理想打造成未来的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商。

此前李想就曾表示,他们将在这个领域(长期)投入超 10 亿人民币的研发资金,而且聚焦在 L4 级自动驾驶层面。

针对前不久发生的召回事件,理想汽车 CFO 李铁回应:

将在 3 个月之内处理完毕,预估此次召回将导致 1000 万人民币的损失。目前新订单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3、李想:不排斥纯电车型

在财报电话会上,李想明确表示,理想汽车未来几年内都不会考虑纯电动车型产品的研发。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理想绝对不会推出纯电动车型。

理想的三季报背后:极致省钱,极致花钱

理想成立之初的第一款车型 SEV,就是一款中低速纯电动车型。

不过 SEV 是面向 100 公里甚至 50 公里以内的城市通勤,并且支持换电,这样解除了因续航里程和充电条件导致的里程焦虑。

2018 年,因低速电动车的国家法律法规迟迟没有通过,理想最终忍痛放弃 SEV 项目。全力投入到增程式电动 SUV 理想 ONE 的开发上。

李想认为,在未来推出纯电动车型的最佳时机是等市面上 400 千瓦快充技术的成熟。

这一技术的成熟有三个核心条件:

  • 800V 以上的电压平台
  • 500Ah 超级快充的国家标准
  • 4C 充电倍率以上的电池

届时,电动车的充电速度将达到现在的 4-5 倍,能做到加电和加油一样方便,真正解决用户的里程焦虑。

在 400 千瓦快充技术成熟之前,理想汽车不会推出纯电车型。

完全解决电动车用户的里程焦虑问题,一直是理想汽车的核心价值,也是这家新能源造车公司最醒目的标签。

4、「抠厂」本质:极致省钱,极致花钱

理想的「抠」广为人知。

在今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R&D)和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SG&A)分别为3.34 亿元和3.42 亿元。

理想的三季报背后:极致省钱,极致花钱

这两项费用,分别是同时期小鹏汽车的大约 1/2和1/4,后者同期这两项费用分别是 6.35 亿元和 12.03 亿元。

理想的三季报背后:极致省钱,极致花钱

在中金公司最近发布的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的关键指标的报告中,理想汽车在单车 R&D 研发费用上仅高于特斯拉,而在单车 SG&A 销售及行政管理费用这项指标上比特斯拉还要低。

当然,在汽车这个重研发、重投入的产业,省什么都不能省研发费用。

理想汽车现阶段之所以研发费用少,其实和其选择的产品策略有很大关系。

理想汽车目前只有一款车型,而且是统一配置,这带来的好处就是:

团队规模不用那么大,精力也不会过于分散,而且也没有太多的差异化功能模块需要开发,这势必会减少研发开支。

另一个业内观点认为,因为理想的首款车型走的是增程式技术路线,很多的零部件都已经比较成熟,相较于从头开始自研三电系统的纯电车企来说,研发投入相对更少。

但研发投入少并不会成为理想汽车的常态。

李想明确表示,在后续第二款车型的研发上,他们将大大增加资金和人员的投入,特别是在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投入将会有一个明显的增长。

毕竟,现在手握 190 亿人民币资金储备的理想并不差钱。

李想仍然非常看重资金的使用效率。

今年 10 月,李想在朋友圈更新动态:

「理想汽车 IPO 以后的 12 个月,不做任何财务投资和对外投资,避免贪心和诱惑。所有的资金都用于技术研发、用户服务、质量提升、人才引进,且加倍投入。其余锦上添花的钱一律不花。」

理想也曾遭遇过钱荒。

在理想 IPO 上市仪式上,李想回忆过一段艰难的经历:

「当时公司 C 轮融资迟迟没有进展,而且正处在冲刺量产交付的关键阶段。那段时间的李想见过上百个投资机构,但是都没人投钱,因为很多投资人不看好理想的增程式电动车路线。李想甚至因为融不到资而导致身体免疫系统出现问题,病了 3 个月。」

最后,是经纬创投的张颖给李想出了主意,让他去向最好的朋友拉投资。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王兴和张一鸣在理想汽车 C 融资中下注,联合老股东共投资了 5.3 亿美元,帮助理想汽车渡过了难关。

有 SEV 项目的首战失利,又有后期阶段性的融资不顺,这就更加容易理解理想无论在运营还在研发上过去极致的「抠」。

不过在当前的大牛市下,新造车头部公司们粮草充足,正忙于布局未来:

据媒体报道,蔚来近日已经在内部调研自研芯片的可行性;何小鹏宣布明年小鹏汽车将扩招 5000 人;而理想也在为第二款车型以及更多智能技术的自研厉兵秣马。

在打造智能汽车的道路上,务实的产品经理李想能否带领理想汽车迈入千亿美金甚至万亿美金的公司行列,充满未知也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 机器之心,由 hsutoo 整理编辑,其版权均为 机器之心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TheCars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2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