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卖爆的全新一代帕里斯帝,到中国售价30万元买的是什么?
先说个暴论:中国新能源车,平等地鄙视所有旧能源车(超跑除外)。近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快速提升,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而根据数据来看,新能源汽车产量从2020年的140万辆左右,跃升到2024年的1300万辆,市场规模翻了三番多。相对应的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也由2020年的5.8%,提升至现在的50%以上。
显而易见,经过多年的成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遥遥领先的市场规模,先进的智能化技术,出色的产品定义能力,以及完备的产业链,都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底气所在。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欣欣向荣的另一面便是,竞争异常激烈。大家纷纷跑马圈地,各品类产品百花争艳,明争暗斗。
在一众“卷王”之中,合资车企节节败退,甚至有不少品牌,黯然退出了中国市场。但毫无疑问的一点在于,合资品牌想要继续留在牌桌上,就必须加快新能源转型,更加“本地化”。
像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都开始“入乡随俗”,与华为开启合作,甚至还把祖传的“4个圈”换成了“AUDI”,只为在中国市场更加灵活。
当然,也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品牌。作为中国韩系车主力担当的现代汽车,最近的动作令人捉摸不透。尤其是推出的全新一代帕里斯帝,现代汽车试图用一款进口车维持高端形象。
你说他没诚意吧,他引入的帕里斯帝,是一款适合家用的中大型豪华SUV,在韩国本地销量甚好,中美同时上市;说他有诚意吧,一款进口车卖30多万,还喊出“50万以内最强的混动SUV”口号,产品力却“亮点”不多。
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好东西太多了。帕里斯帝的产品力,可能在韩国市场闪闪发光。但是在中国市场上,这款车的竞争力,远没有其想象中的那么高。
帕里斯帝,长板不长,短板明显
在现代汽车新一代帕里斯帝成都车展预售媒体沟通会上,现代汽车中国区销售品牌副总裁印庸壹,这样形容帕里斯帝的优势:“更大、更强、更豪华”。
更大,很好理解。在印庸壹看来,帕里斯帝车长达到5060mm,车宽1980mm,轴距2970mm,是一个恰到好处的尺寸,能够为家庭用户提供更宽敞、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更强,指的是动力。帕里斯帝不仅搭载了2.5T涡轮增压发动机,还结合混动技术,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了30%。
更豪华则表现在各种豪华配置、以及安全方面。现代汽车商品战略企划总监徐正旭表示:新一代帕里斯帝全系标配10个安全气囊及13项主被动安全配置——我们坚信,安全是豪华的基石。
顺着这个逻辑来看,是否也就意味着,只要把车造的足够大,动力足够强,配置足够顶,就能把车卖到30万?
当然不是。
以刚刚上市的吉利银河M9为例,车长5205mm,车宽1999mm,车高1800mm,轴距3030mm,这款车比帕里斯帝大一圈,才不过17.38万元起。
论动力,在电动化加持下,动力并非什么“稀有”品质。甚至一款10万以下的电车,都拥有30万以上车型的零百加速。
退一步讲,四驱可以比后驱卖得贵,但动力并不足以当做一款家用中大型豪华SUV的核心价值体现。
至于豪华配置,都卖到30万以上了,是不是冰箱彩电大沙发都给安排一下?
全新一代帕里斯帝有4个预售价:豪华版(7座)预售价29.38万元,尊贵版(7座)预售价32.38万元,尊贵版(6座)预售价32.83万元,Galligraphy鉴赏家版预售价36.38万元。
但当我们仔细去对比配置、功能以及后续服务的时候,还是发现了不少槽点。
其一,配置分配失衡。
豪华版配置极为简陋,没有电动后备厢、蓝牙钥匙、天窗、HUD抬头显示、手机无线充电等,连陡坡缓降这种实用功能也缺失。
此外,中低配车型没有后排座椅通风,5米多的车身长度,中低配只给基础倒车影像,360全景影像仅顶配才有 。30多万的车,竟然没有个“全系标配”。
其二,智能化能力不足。
全新一代帕里斯帝,全系智能驾驶仅为基础L2级辅助驾驶,不具备自动变道、高速NOA等高阶智能驾驶功能,智驾能力落后于当下主流车型。
智能座舱方面,车机甚至都没有使用高通骁龙8155等高性能芯片。语音交互能力弱,仅支持简单空调控制、导航设定等指令,无法智能识别场景或连续对话。
其三,天然缺点,进口劣势明显。
帕里斯帝作为一款进口车,在非核心城市的服务网点数量少,后期维护便捷性比不过国产或主流合资SUV。
30万买车,到底在买什么?
或许价格来到30万以上,不应该谈及“性价比”这个话题,毕竟千金难买我愿意。但是,过硬的产品力,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价格,是每一个汽车品牌行稳致远的前提。
实际上,卷配置早已成为中国汽车市场上的一个共识。同样的价格,我的配置更好、更多,才能进一步体现产品价值。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底层逻辑,适用于每一场市场竞争。
当然,30万买车除了产品力之外,品牌力占到一部分,甚至是大部分。
总有人选择特斯拉,马斯克的信徒,始终在为其摇旗呐喊。总有人去买BBA,豪华品牌的心智,早已深入人心。
所以,帕里斯帝卖到30多万,有品牌力加持吗?
实话实说,现代品牌在国内影响力,远不如大众、丰田,更比不上豪华品牌。如果不了解汽车市场的消费者,甚至都没听说过帕里斯帝这一名号。
早期,韩系车凭借“性价比”路线和不错的品控,在中国市场迅速崛起。2016年,韩系车达到在华最高光时刻,北京现代销量114万辆、东风悦达起亚年销量65万辆,全年韩系汽车销量近180万辆。
而自2017年起,韩系车在华销量形势急转直下。当年北京现代销量同比大跌31%,东风悦达起亚暴跌44%。2024年销量进一步下降至23.3万辆,市场份额占比不足1%。
不断衰弱的现代汽车品牌力,非但不是帕里斯帝的加分项,还会因为不佳的市场表现,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
更尴尬的是,帕里斯帝的竞品之中,如途昂、汉兰达、理想L8、问界M8等,哪一个是好惹的?但就看二手车残值,帕里斯帝比得过哪个?
当中国汽车市场早已迈入“新能源主导、智能化决胜、本土化为王”的新时代,现代汽车却带着帕里斯帝,用一套“旧时代打法”试图撬动30万级市场,其水土不服早已注定。
哪怕车企自己吹的再好,最终却卖不出去几辆车,又从何谈起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重塑消费者认知,树立高端形象呢?
醒醒吧,如果再如此迷茫下去,真的剩不下立足之地了。(文/李希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