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ID.Buzz到来之后,TC君为什么对它不满意?

TheCars对于ID.Buzz的期望值可能过高了。

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TC君在之前写关于ID.Buzz的稿件时,总认为它与同样归属于大众商用车部门(VWCV)的第七代Transporter(T7)是一种互补的关系,无论是定位上还是尺寸上,甚至可以理解为ID.Buzz是Transporter纯电车型的替代品。

然而随着产品信息不断增多,TC君发现ID.Buzz的整体空间感仿佛就是一款ID.6甚至是ID.4的侧滑门版本,而且截至新车发布,仅是提供ID.Buzz(五座版)和ID.Buzz Cargo(厢型货车)两款产品,其中五座版的第二排座椅为最传统的三连座,第三排座椅在首发版车型上并不存在。

尽管大众官方表示, ID.Buzz在未来将提供六座和七座布局版本,但这一切是建立在长轴距版本车型上。长轴距版本的确能带来更大的车内空间,但现在从外观看ID. Buzz比例恰到好处,如果再拉长的话,就有点不协调了。

4712mm的车长和2988mm的轴距,其实足够能装下第三排座椅了,而且从官方图上看,第二排后部的空间是完全可以实现在标准轴距安放第三排座椅的。也许VWCV觉得,除了第三排座椅,用户还得追求足够的后备箱空间,因此只能等待长轴距版本的到来。

还有一点需要提及,现任的大众汽车品牌设计负责人是Jozef Kabaň(约瑟夫·卡班),是不是一个很熟悉的名字?没错,他此前曾担任斯柯达品牌设计主管,当时他设计的概念车Vision S以及后来的量产版本车型柯迪亚克,就是一款三排座车型,因此他对于车内空间的理解、对于三排座车型的理解,是有延续性的。

TC君期待ID.Buzz 出现“2+2+X”的座椅布局,这不仅体现了MPV的精髓,更能充分利用车内超大尺寸带来更为丰富多样的灵活空间布局。不过根据海外信息,七座版的布局是“2+3+2”。

这一切的幻想在首发车型上没成为现实,但更加让TC君坚信一点,ID.Buzz的产品定位,就是要首先满足一台纯电MPV的日常商务与家庭出行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是夏朗Sharan、途安Touran、Golf Sportsvan这三款车的替代车型,因此它就是“够用”。因此五座版车型,恰恰就是最好的替代品。

遗憾归遗憾,TC君还是对ID.Buzz的到来抱有积极态度,因为它的确是一款填补MEB平台产品线空缺的车型。

ID.Buzz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12x1985x1937(1938)mm,轴距为2988mm。得益于632mm的后备箱距地面高度和接近2m的车高,ID. Buzz有着超大的车厢装载空间,满载时行李厢容积最高可达1121L,二排座椅放倒后行李厢容积最高可达2205L。ID. Buzz Cargo作为厢型货车,货厢容积可达3.9立方米(根据SAE V6标准),能容纳2个欧标托盘的货物,最大载荷650kg。

配置上,ID.Buzz配备了Travel Assist全速域驾驶辅助系统,拥有Front Assist预碰撞安全系统、Lane Assist车道保持系统、高速公路自动变道辅助系统、交通标志识别、“记忆泊车”功能等功能,同时支持OTA远程升级。

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官方并没有正式发布,只是公布了ID.Buzz搭载77kWh的电池包,以及一台和ID.3、ID.4一样的150kW功率电机。

ID.Buzz是在向经典致敬么?T1与50年前的那款后置电驱原型车T2,都能在ID.Buzz身上找到影子,但这款全新纯电MPV更多的是向未来致敬,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加速转型成为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引领者之一,MEB是关键的技术核心。对于VWCV而言,ID.Buzz更是一个里程碑,它已经成为了智能化、面向未来及实现可持续出行的新产品。

至于它什么时候来中国,TC君觉得越快越好,因为现在的国内MPV市场需要来自欧洲,最好是来自德国的产品,不然之前迈特威、夏朗、嘉旅等车型带来的出色口碑,只能停留在回忆里。其实口碑是需要延续下去的,要么是ID.Buzz,要么就是T7。

本文由 TheCars 作者:ati725 发表,其版权均为 TheCars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TheCars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5
ati725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