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移动出行产业发生了什么?

6月21日,加班刚好遇上夜雨,下班的倪女士终于找到自己叫的网约车。车门却正好在一个大水坑旁边,司机贴心地绕开水坑,避免倪女士蹚水的尴尬。在白云机场T3航站楼到达区的停车楼,刘先生拿着手机,努力地辨别行驶过来的车辆。对上号之后,将预约凭证给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看。确认之后,就能进入车道,将行李交给下来迎接的司机,自己则快速地坐到后排。

这两年,移动出行产业发生了什么?

十年,科幻电影场景,走入日常生活

如果将时光倒回到十年前,倪女士需要在办公楼前“扬招”,等待空驶的出租车,时间可能是二十分钟,甚至更长。而刚从飞机下来、走出机场的刘先生,则需要排队,耗时四十五分钟左右,才能坐进出租车里。在服务方面,十年前,他们能成功叫一辆车,就心满意足。至于提拿行李、开车门、车况良好、乘坐舒适……有,是惊喜;没有,是常态。是的,十年,移动出行,沧海桑田。

倪女士和刘先生只是一个缩影。在当下的城市,部分人甚至已经不再“人等车”。出发之前,叫辆车,然后让“车等人”。促成这些变化的,是科技的进步。将服务与需求高效的匹配在一起的,是技术的迭代。而让服务愈发周到的,是基于技术创新背景下,服务端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那么,问题随之而来,有多少人享受到了这些科技发展的红利?网约车又对移动出行带来了哪些变化?有两份成绩单,可以一看究竟。6月初,滴滴公司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IPO招股书,股票代码为“DIDI”。

6月26日,如祺出行在平台启动两周年的那天,公布了过去一年的运营数据。数据显示,订单量较上一运营年度同比增长超3.8倍,用户体量同比增长近1.6倍,长距离订单占比增长超6%,跨城订单占比增长近3%。

滴滴和如祺通过这两份成绩单证明两件事,一是科技创新的速度超乎最初的预期,且在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上,有更多的潜力。二是未来正在加速到来——这么说,并不夸张。2004年,一部名为《我,机器人》科幻电影上映,电影对2035年生活场景进行了畅想。电影中,人们不仅可以“视频通话”,还可以通过家庭机器人管家,预约车辆。

这两年,移动出行产业发生了什么?

广汽的“1615”和如祺出行的潜力

科技的先验性,要远超过时代的发展速度。这一点,已经在人类与科技的磨合中无数次得到证实。但与其他领域不同,科技在移动出行领域的破题,不仅迅速、高效,而且亲民、接地气。发展至今,除了网约车,滴滴还是代驾、汽车租赁、互联网互联网加油平台、互联网充电平台、以及灵活就业的平台。同样,在投入运营两周年之后,如祺出行覆盖广州、佛山、珠海、深圳四城,业务包含专快车、企业用车、以及顺风车。不管是滴滴,还是如祺,都在关注现实的处境,和解决问题的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滴滴和如祺“想做”的,远远比现在呈现出来的,还要多。冲刺IPO的同时,滴滴选择“重新出发”,要在以安全为前提的用户体验上,进行突破。而背靠广汽,在面向2025年的“1615”规划中,如祺出行要做“懂出行、懂湾区、懂用户”的平台。接下来,如祺出行将继续“苦练内功”,以广州、深圳为双核,逐步构建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移动出行网络。

有证券公司分析,在广汽集团“1615”规划里,如祺出行扮演了关键角色,这让它的未来充满各种可能。“1615”规划,发布于2020年的广州车展。发布该规划时,广汽集团强调,是经过充分考量的。换言之,广汽集团是认真的。

根据数字顺序,“1615”规划可拆成四个维度。第一个“1”,是完成一个目标,“成为行业先进的移动出行服务商”。注意,是“移动出行服务商”,而不再是“整车制造企业”。显然,在广汽集团看来,这一轮以汽车四化为代表的科技浪潮,将重构整个汽车行业。“6”是指“夯实6大板块”,做强做实研发、整车、零部件、商贸服务、金融服务和出行服务六大板块。第二个“1”是“突出1个重点”,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5”则是“实现5大提升”,即,电气化、智联化、数字化、共享化、国际化。

在“1615”这个宏阔和壮丽的规划中,出行服务生态的完善、移动出行效率的提升,将扮演重要角色。自动驾驶技术在网约车领域的推广,绿色节能环保车型在网约车领域的普及。如何达成?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如果说“整车制造”代表着广汽集团的深度,而“网约车”则代表着宽度。未来,如祺出行会是广汽探索这些问题过程中的一块重要“拼图”。也正因为如此,身处网约车这一全新领域,在过去两年里,如祺出行面对着国内外最强大的对手,也经历了网约车有史以来最严厉的监管。两年之后,如祺出行不仅活下来,还似乎“活得可以”。

这两年,移动出行产业发生了什么?

拒绝躺平和躺赢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新的目标已经确立,2021是关键的开局之年。身为广汽集团移动出行领域的主要践行者,同时也是中国实体经济的“微细胞”之一,如祺出行不能置身事外。恰恰相反,它既是广汽集团“1615”的执行者,也是“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的参与者。

不管是之前,现在,还是将来,成就如祺出行的,不是躺平,也非躺赢,更多是主动出击。除不断投放新的车辆、开通新的城市外,2020年11月底的广州车展上,如祺出行还携手广汽埃安,展示了搭载L4级自动给驾驶技术的概念车。同样在2020年,如祺出行成立如祺学院,对司机进行工作技能、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祺立方”技术平台的推出,更是完成了“硬件+软件”的生态闭环;而一系列奖励措施的推行,更是让司机们敢于服务、主动服务。

现在回头看,能够发现,与“广本人”“广丰人”“传祺人”“埃安人”一样,“如祺人”身上有着岭南的务实,有着“广汽人”的靠谱,也是努力想将事情做好的一群人:遇到问题,勇敢站出来。

曾几何时,中国网约车发展飞速,但司乘纠纷、车况老旧、安全可靠等问题频发。随着消费升级的到来,广大老百姓呼唤高品质、高科技的网约车服务。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祺出行勇敢站了出来,也因此迎来进入、立足和发展的最佳时机。

闯出“中国创新”的新模式

2019年6月26日,如祺出行正式开通运营。相比于滴滴、乃至Uber,如祺出行是个“年轻人”。日本有一位作家曾说过:“年轻人不生活在过去,也不生活在现在,他们是生活在未来的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已经走过多少路并不重要,毕竟还有更多的里程在前方。时代在前进,年轻人们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

在广东,人们习惯将年轻人称为“后生仔”。作为一家仅仅成立两年的网约车企业而言,如祺出行可谓是“后生可畏“。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种“可畏”不仅仅是令众多网约车在市场上感到“畏惧”,更是令整个行业备感“敬畏”。

记者先后参与了如祺出行佛山站、珠海站的开通,亲历了“祺立方”的发布;也面对面采访了可爱的如祺人。记者发现,在如祺人眼中,“品质”是一个超越了网约车服务本身的存在。归纳起来,就是“一样的司机准入”、“一样的服务培训”和“一样的品质管控”。正是在“1+1+1”标准下,城市不同,服务没有不同。

过去两年,如祺出行通过发展模式的“探路”、品牌向上的“探求”、创新路上的“探索”,为中国网约车市场闯出了一条高端化之路。对于移动出行提供商来说,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口碑。从一系列第三方榜单中,可以看出如祺出行在服务领域的努力。2021年4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今年3月份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的行业运行基本情况。在当月订单量超过30万单的网约车平台中,如祺出行双合规完成订单率跃居第一位。

另外,据公开信息,2021年5月6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对2020年度出租汽车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结果进行公示,公布榜单中,共有34家网约车品牌。其中,如祺出行是唯一一家获评4A级的网约车品牌。即,如祺出行服务质量表现,在广州网约车行业排名第一。

“得就得,唔得返顺德”。广州人一向很豁达,也很“搏命”。作为一家广州企业,如祺出行正在通过一步步的努力,让移动出行体验,变得更加的美好。本文开头的倪女士告诉记者,“刚刚开始,如祺出行车辆比较少。现在,明显感觉,运力上升了一个台阶”。倪女士没有在滴滴和如祺中“二选一”,成年人不做选择题。作为一个备受广府文化熏陶的新广州人,倪女士相当务实,“谁有优惠券,用谁”。

小结:如祺的故事,还将继续

亚马逊贝索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都渴望自己能够到达巅峰,但到达巅峰的一刻起,就是下落的开始,所以不要追求终点,而要永远站在起点”。在两周年的新起点上,如祺出行不能停下前行的脚步。无数企业经历也表明,只要坚持创新、心系未来,才会更加精彩。最后,中国企业不缺自强,不缺勇敢。然而,在自强、勇敢的同时,中国要做到有智慧,科技创新要与用户需求相结合,持续提升服务。之于如祺出行,接下来,需要走好每一步。用品质,服务湾区,服务中国。

本文来源 广州日报,由 ati725 整理编辑,其版权均为 广州日报 所有,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 TheCars 对观点赞同或支持。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19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