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汽车三季度营收利润双下滑 MEGA召回引“阵痛”
11月26日,理想汽车发布财报显示,公司三季度营收274亿元,同比下降36.2%;净亏损6.24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34亿元;毛利45亿元,同比下降51.6%。这一系列核心数据的大幅下滑,标志着理想汽车在连续11个季度盈利后,再度陷入亏损境地,凸显出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具体来看,盈利能力的走弱尤为明显。今年第三季度,理想汽车的车辆毛利率为15.5%,相较于2024年同期的20.9%和2025年第二季度的19.4%,呈现显著下滑趋势。此外,公司的现金流状况同步承压,第三季度的自由现金流为-89亿元,而去年同期为正值91亿元,上一季度(2025年第二季度)也为-38亿元,持续为负且缺口扩大。
市场表现方面,理想汽车第三季度总交付量为93,211辆,同比减少39.0%。反映在财务上,车辆销售收入为259亿元,较2024年第三季度的413亿元大幅减少37.4%,较2025年第二季度的289亿元也下降了10.4%。公司解释称,销售收入的环比减少主要源于车辆交付量的下降,但部分被因产品组合变化导致的平均售价上涨所抵消。
交付量下滑明显 MEGA召回带来“阵痛”
第三季度交付量近四成的同比下滑,是导致理想汽车营收与利润承压的直接原因。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以及自身产品节奏的调整,共同影响了市场表现。其中,旗舰纯电MPV车型理想MEGA的召回事件,无疑是本季度财报中无法忽视的“阵痛”来源。

10月23日晚,上海徐汇区一辆理想MEGA在正常行驶状态下突然起火,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本着对用户安全高度负责、对潜在隐患零容忍的原则,理想汽车主动召回11411辆2024款理想MEGA。剔除理想MEGA召回预估成本的影响,理想汽车三季度毛利率为20.4%。
理想汽车首席财务官李铁在财报中直面了这一挑战。他表示:“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在第三季度还面临供应链瓶颈及理想MEGA召回成本的影响。”他进一步指出,若剔除MEGA召回相关的预估成本影响,公司整体毛利率将达到20.4%,车辆毛利率则为19.8%。“这彰显出我们一贯的运营韧性。”李铁补充道。此番表述意在说明,一次性召回事件对当期财务指标造成了显著冲击,但公司基础业务的盈利能力依然具有一定韧性。目前,公司正积极协同供应链伙伴,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理想i8和理想i6等车型的需求。
i系列纯电车型落地 VLA大模型拥有未来
尽管三季度业绩遭遇逆风,但理想汽车也在财报中展示了面向未来的布局与信心。其中,新推出的i系列纯电车型被视为重要的增长引擎。随着理想i8和理想i6的陆续落地和交付,公司期望能丰富产品矩阵,并提振纯电产品线的市场表现,从而带动交付量的回升。

与此同时,理想汽车持续在智能化领域加码投入。其自主研发的VLA(Vision-Language-Action)大模型技术被寄予厚望。该模型在感知、认知、决策与控制方面的能力,被认为是提升车辆智能驾驶水平和用户体验的关键。
作为理想全栈自研的辅助驾驶系统,VLA司机大模型于8月随i8同步交付,9月开启全量推送,迅速成为用户高频使用的功能。截至三季度末,理想汽车VLA司机大模型的累计行驶里程已超3.12亿公里,里程渗透率较推送初期提升2.2倍,每日活跃度提升3倍。
VLA司机大模型的成功,源于其独特的技术架构——通过视觉、语言、动作的融合,模拟人类驾驶的推理与决策过程。此外,VLA充电功能打通了“自主找桩-泊车充电-自动驶离”的全流程,实现了充电场景的智能化闭环。
理想汽车相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核心技术优势将是构建长期护城河、赢得未来的重要基石。
总体而言,理想汽车的三季度财报反映了其在市场转型与激烈竞争中所经历的阵痛。MEGA召回事件带来的短期财务冲击与交付量下滑是不争的事实。然而,通过加速i系列新车型的供应,并坚持在智能化技术上的长期主义投入,理想汽车正试图穿越周期,为下一阶段的增长积蓄力量。能否迅速扭转局面,市场正拭目以待。(文/TC君)
ati725